区别:
一、使用人员不同。
根据原先的规定“市属企业职工用的是金卡,镇级企业职工和城乡居民用的是银卡”。
二、统筹范围。
其中“银卡”包括住院统筹和门诊统筹,用较低的缴费标准实现了大部分人的基本医疗保障。原先“金卡”内含住院统筹和个人账户,即“金卡”参保人可以获得住院费用报销,但是看小病的门诊费用要自己负担。他们虽然享有住院补充医疗保险,但缴费标准比“银卡”高近7倍。
三、医疗待遇不同。
金卡持卡人享受的医疗待遇标准较高,但所耗费的金额较高,不利于医保统筹资金发挥更大效用。
医保新政消除“金”“银”卡之别。
10月1日起,东莞正式实施新医疗保险政策,新政策取消了“金卡”和“银卡”的区别,由基本险、补充险、大病险构成,实现了制度上的公平。
“基本险”源于以往的“银卡”待遇,参保人可以获得住院和门诊的报销,只要符合相关规定,住院和门诊就医都可以报销,其中门诊可报销基本医疗费用的70%,且不限次数。
住院可享受最高95%的报销比例,以及最高20万的报销额度。
“补充险”即包含以往“金卡”与“银卡”的待遇差别,是在基本险的基础上,为有更高医疗保障需求的人群设置的险种,这部分险种将打破单位性质的参保限定,用人单位可根据自身的缴费能力,自愿选择,并不强制参加。
“大病险”则是此次改革的最大利好,600多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在不增加缴费负担的同时,增加了大病医保,为参保人带来了每年最高30万元的报销额度,使参保人的最高报销额度达到50万元。
区别:
一,参保单位性质不同。
市属单位参保金卡;镇属单位参保银卡。
二、统筹范围。
其中“银卡”包括住院统筹和门诊统筹,用较低的缴费标准实现了大部分人的基本医疗保障。原先“金卡”内含住院统筹和个人账户,即“金卡”参保人可以获得住院费用报销,但是看小病的门诊费用要自己负担。他们虽然享有住院补充医疗保险,但缴费标准比“银卡”高近7倍。
三、医疗待遇不同。
金卡持卡人享受的医疗待遇标准较高,但所耗费的金额较高,不利于医保统筹资金发挥更大效用。
四,缴费基数不同。
金卡:单位和个人都按参保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缴费,退休人员按单位在职职工的平均缴费工资缴费;
银卡:参保人按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缴费,退休人员也按此缴费。
社保查询方法:
1、社保中心查询
如果对自己的社保帐号不清楚,可以携带身份证到各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办理大厅查询。
2、上网查询
登陆所在城市的劳动保障网或社会保险业务网站,点击“个人社保”信息查询”窗口,输入本人身份证和密码(密码是你的社保证编号或者身份证出生年月),即可查询本人参保信息。
3、电话咨询
拨打劳动保障综合服务电话“12333”进行政策咨询和信息查询。
4、触摸屏查询
各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办理大厅内如果设有社会保险触摸屏查询系统,刷卡或根据屏幕提示输入卡号或身份证号进行查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保险
社保金卡 银卡的区别是:金卡是指参保综合医疗保险的参保人,银卡是指参保住院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
一、参保单位性质不同:市属单位参保金卡;镇属单位参保银卡。 缴费基数不同:金卡,单位和个人都按参保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缴费,退休人员按单位在职职工的平均缴费工资缴费;银卡,参保人按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缴费,退休人员也按此缴费。
二、缴费比例不同:金卡:参保人按本人工资2%缴纳,单位按参保人本人工资的7.5%缴纳(6.5%为综合医疗保险,1%为补充医疗保险),退休人员单位按5.5%缴纳,个人不缴纳;银卡,单位按东莞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缴纳,个人不缴纳。
三、最高报销限额不同:银卡每年报销40000元;金卡每年报销80000元以内的报销比例为95%,超过80000不到10万的可以报销85%,超过10万以上的医疗费可以报销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