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面的数量确定有一定的依据,根据井型、产量任务、煤层赋存条件,以及通风能力、运输能力确定。这一般在矿井的初步设计里面都有较为详细的计算。
资源赋存条件好的矿井,比如厚煤层中厚煤层,大型机械化矿井,一个综放面就能够达产。最多再配1个综采面。如果煤层比较薄,可能就是2个机采面,或者不同水平上再放1个面。地质条件比较差的矿,为了产量效益,3个4个甚至再多的采面也是正常的。
一般来说,资源赋存好的地区,比如内蒙、山西、陕西榆林神府矿区等,大型煤炭集团比如神华集团等,一个矿就是一个面,最多两个面,年产也是800万、1千万吨。一井一面就达产了。资源赋存条件先天差的,如云贵川的很多煤矿,三个四个面年产量也就是30万到90万;还有河南部分地区、安徽两淮地区、东北地区,老矿区资源都基本上采完了,留下来的硬骨头只好上4个面、5个面去采啊,产量还上不来,系统还复杂,效率还低下。
但是有一个强制标准: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布置3个(含3个)以上回采工作面或5个(含5个)以上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的,属于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这样做主要是防止超能力生产,在通风上、运输上存在很大的系统毛病,防止出事故的。
新版《煤矿安全规程》第48条